色彩与颜料博物馆

 

                 Color & Pigment Museum  (CPM) 

色彩与颜料博物馆

                  Color & Pigment Museum (CPM) 

色彩与颜料博物馆

 

                  Color & Pigment Museum (CPM) M

色彩与颜料博物馆

                 Color & Pigment Museum (ICM) 

3号馆:陶瓷着色发现和发明的时间轴 - 中国部分

首页标题    3号馆-釉料-陶瓷让色彩永恒    3号馆:陶瓷着色发现和发明的时间轴 - 中国部分

陶瓷着色的发现和发明时间轴

-

中国部分

 

一. 旧石器时代:(距今2万年-1万年)

 

 江西省 万年县 仙人洞遗址距今20000年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器

    200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张弛教授牵头,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再次合作,重新在仙人洞遗址的发掘剖面上采集了系列样品和堆积物的微结构分析样品。基于这次发掘所获得的系列样品,对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开展了更为系统的年代测定工作,研究成果表明仙人洞遗址早在距今20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陶器,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张弛教授等于2012年6月28日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的文章,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随即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代表形式:器型大多是手工捏制而成的圆底罐

制作工艺:可能是采用平地堆烧的方法

着色材料:陶色很不稳定,有的在同一块陶片上呈现红、灰、黑三色

 

二.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4000年前)

1、仰韶文化(公元前4900-3000)

代表形式:以黑彩为主,到中晚期以黑、红两色绘制花纹。主要有半坡型、 庙底沟型 、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彩陶。

制作工艺:烧成温度约700-900℃

着色材料:用主要成分氧化铁的天然有色土、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

      半坡型彩陶 代表器物《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

 

img2

        庙底沟型彩陶 代表器物《人面彩陶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

img3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形网纹单耳彩陶罐》 兰州市花寨子出土 ,高12.6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5.9厘米。壶口沿为一周锯齿纹,颈绘平行条纹及大锯齿纹,肩绘平行条纹,腹部饰网纹,间贝纹四组。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2. 龙山文化黑陶:(公元前3000-前2000左右)

代表形式:黑陶杯

制作工艺使用竖穴窑,采用封窑技术,火膛较窄较深,窑烧温度可达到摄氏1050度。在烧制时封闭使之形成还原气氛,在窑烧最后阶段,再以浓烟薰翳,使陶胎渗透大量的炭粒,产生黑或灰的效果。

着色材料:木炭黑

       龙山文化《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简称“蛋壳陶”是龙山文化文物,距今已有4500年历史,1972年出土于临沂大范庄。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文物高148厘米,口径99厘米。泥质黑陶,壁薄如蛋壳。杯侈口,宽沿,深腹,柄空心圆筒形,矮圈足。杯柄之间与柄下部各饰三道弦纹,柄饰竖长条形、三角形、树叶形镂孔。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是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临沂市博物馆
 

三.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1. 彩绘陶

代表形式:主要用作明器,战国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

制作工艺:在烧成的陶坯上画花,花纹易脱落,白粘土打底。

着色材料:主要有红(朱砂或铅丹)、黑(墨)、黄(五氧化二磷、硫化砷)、白(白粘土)、赭(赭石)等颜色。

             

    《战国彩绘几何纹陶壶》:是战国时期陶器类文物,现收藏于襄阳市博物馆。陶壶通高35.8、身高31.8、口径12、腹径19.2、圈足径14.1厘米。带盖。泥质黑衣灰陶。敞口,束长颈,鼓腹,最大径位于上腹,圈足,平底。器表黑衣下彩绘纹饰,盖饰涡纹,壶身从颈至下腹中部共有四组纹饰,以红彩双线弦纹相分隔。

           

2. 秦代大型陶俑

代表形式:兵马俑

制作工艺采用陶冶烧制方法,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

着色材料当初的兵马俑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为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

 

     此展品为秦代的陶器。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右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俑为秦朝的文物,该俑雕塑手法高度写真,整个形体的比例同真人大小,衣纹和铠甲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纤细的缕缕发丝酷似真发,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

四、东汉:(公元25—220年)

1.早期青瓷

代表形式:青釉罐、壶

制作工艺:龙窑的使用。烧成温度达到1200℃以上

着色材料:釉是一种石灰釉,釉料中含氧化钙达15%以上, 黄色部分可能为氧化铁。

 

   该壶为水器或酒器,高28厘米,口径6厘米,直口,圆唇,直筒形颈,溜肩,扁腹,长方形圈足,足部外撇。腹部两面饰有刻画双线同心圆,圈与圈之刻画水波纹,一面五组同心圆、四组水波纹,另一面四组同心圆、三组水波纹,肩部两侧各置模印衔环系一个,系上模印S形纹、三角形纹等花纹装饰。通体施青釉,釉面光洁,灰白色胎,胎质细腻,是浙江地区东汉时期早期成熟瓷器的代表性作品。1986年出土于余杭县良渚镇反山汉墓,现藏于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

2. 铅釉陶

代表形式:黄绿色低温铅釉的一种陶器,釉的成分一般是以硅酸为主体。

制作工艺:熔点比较低,约七八百度就能烧成。

着色材料:以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铅为媒熔剂。

IMG_256

 

 

五. 六朝:(公元220—581年)

1. 青瓷

代表形式:青釉莲花尊

制作工艺:1200-1270℃烧成

着色材料:南方瓷以浙江为生产中心,含氧化铁多;北方瓷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为主要生产地,含氧化铝、氧化钛多。

    青釉莲花尊,北朝,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尊侈口,束颈,腹部硕大,腹下渐收,圈足外撇。釉色青绿。周身遍布纹饰,以莲花为主题。这是1948年河北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的四件青釉仰覆莲花尊之一。形体高大,气魄雄伟。它综合了雕刻、刻划、模印贴花等装饰方法,是装饰艺术的成功之作。  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这件仰覆莲花尊使用了飞天、宝相花、菩提叶、莲花等佛教装饰题材,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

2. 黑瓷

代表形式:黑瓷。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产地浙江德清,由氧化亚铁的含量来决定烧制后的色调。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1827985090&di=cc94ad3d2162252367791095fe3d5546&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mp.sohu.com%2Fupload%2F20170526%2F4b96c71b3737460d80f63bb0442fe3b8_th.png

3. 彩瓷

代表形式:褐彩斑纹釉。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e860204b6eda518d3bca65fd7c493ea

 

 

六. 隋代:(公元581—618年)

1. 白瓷

代表形式:  白釉龙柄双联腹传瓶

制作工艺:烧成温度1120±20℃

着色材料:减少了瓷土中的铁元素,运用了护胎釉化妆土。

 

    隋《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2.5厘米,腹径11厘米。这件传瓶,造型新颖别致,是隋代创新的器型。胎土白中泛黄,胎土施化妆土,器施白釉,釉未挂满,开细碎纹片。

2. 青瓷

代表形式: 龙柄鸡头壶

制作工艺:烧成温度1200℃

着色材料:石灰釉,利用氧化钙做助溶剂。

        隋《青釉龙柄鸡首壶》: 口径7.5厘米,底径6.3厘米,高31厘米.此件龙柄鸡首壶是寿州窑隋代产品中的精品。龙柄粗壮有力,龙首、鸡首写实,完全靠窑工娴熟的技艺随手捏塑成型。此器造型修长俊朗,表现手法写实粗犷,显示出寿州窑窑工的高超技艺和对瓷器美学的独到理解。现藏于淮南市博物馆

 

七. 唐代:(公元618—907年)

1. 越窑青瓷

代表形式:茶盏、茶碗。陆羽《茶经》从饮茶的角度评价“越州上”,唐代流行饮茶的社会风尚,形容此“类冰”、“类玉”,陆龟蒙亦有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锋翠色来”。

制作工艺:烧成温度1200—1270℃

着色材料:高钙石灰釉,含钙量高,采用用还原焰烧制青瓷釉色

        唐《越窑青釉花瓣口》碗:高3.6cm,口径14.1cm,足径6.5cm。碗十花瓣口,口以下渐敛,平底,里外满釉,釉色青绿,如“嫩荷涵露”、“古镜破苔”, 此花瓣口碗为越窑具有代表性的佳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2. 邢窑白瓷

代表形式:白釉执壶

制作工艺:馒头窑,烧成温度1300±20℃,能烧还原焰

着色材料:类银类雪,白度不低于70,铁与钛总量低于1%。在胎上施以化妆土。透光白瓷属于高钾高钠胎,釉属于富钾釉。

        唐《邢窑白釉壶》:口径7.5厘米,足径7厘米,高17.5厘米。  壶敞口,长圆腹,平底,小短流,颈与腹部有曲柄相连。通体施白釉,外部施釉不到底。  此件器物造型端庄规整,釉色洁白莹润,属邢窑白瓷中的细白瓷,体现出唐代邢窑白瓷“似雪类银”的素雅与优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3. 釉下彩瓷

代表形式:湖南铜官,褐彩以及绿彩。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2432217977&di=0d69d01ba19bfeff56ee25238b7c121c&imgtype=0&src=http%3A%2F%2Fimg.redocn.com%2Fsheying%2F20161008%2Ftangchaosancaiping_7208223.jpg

 

4. 唐代釉下彩瓷

代表形式:在青黄釉或白釉下用褐彩或绿彩绘出图案。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2432304428&di=816ee504d68574131fbc8e4e1413b6f6&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1209%2F000f5b9b52ec49a18a6b63f3339ccf5e.jpeg

5. 唐代绞釉和绞胎

       

代表形式:

制作工艺:烧成温度1300℃

着色材料:两种不同颜色的釉或胎土原料互相搅在一起形成花纹。以高岭土作胎,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白中带粉红,大都施低温黄釉、绿釉和三彩釉三种色调,以黄釉居多,三彩釉最少。绞胎花纹有精有细,可见木纹理,“几”形曲折纹、团花纹等,其中团花纹又有朵梅纹、如意云纹、菱花纹三种。技法上有整片绞胎和镶嵌贴面二种。绞胎泥色有白、褐、黑三种,有白、褐或白、黑二色相绞,也有白、褐、黑三色相绞,都十分精美。

        唐《绞胎釉狩猎骑马陶俑》:高37厘米,马长29厘米 。1975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唐代狩猎骑马俑,体态丰腴,神情专注,形象生动,逼真地反映了盛唐时期社会人文风貌。    

6. 唐三彩

代表形式:三彩俑

制作工艺:750—850℃低温焙烧

着色材料:白色黏土做胎、含铅低温釉,釉中铁、铜、锰、钴等多种金属作呈色剂

        《唐三彩骆驼》:高87cm。此为双峰驼,两峰之间的驮囊上搭挂丝绸、水壶等物。驮囊上所饰脸谱图案,过去通常称作虎面纹。此骆驼形体高大,神情刻画准确,釉色明亮,堪称唐代大型动物雕塑的佳品。郑振铎先生捐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三彩骆驼由郑振铎先生捐赠故宫博物院。当年,郑先生对它爱不释手,然而卖家12两黄金的要价令只有10两黄金的郑先生只能欠债购买。1952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由国家代还欠债,才使得这件国宝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7. 晚唐五代秘色瓷:秘色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特制瓷器,中国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一带)中心窑场位于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

代表形式: 八棱瓶和圆口、花瓣形口的碗、盘

制作工艺:龙窑,1200—1270℃烧成、还原焰。施釉后采取支钉架器的方法、将秘色瓷瓷胎装入瓷质匣钵,一器一匣,并以釉水来密封匣与盖之间的缝隙,而后烧制。

着色材料:秘色瓷釉中相当部分的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就呈现为较纯净的青色;反之,还原气氛弱,釉中相当部分的铁仍保持氧化状态,釉色就表现为青中泛黄的色调。

 

    唐《秘色釉花口盘》:高4.5厘米、口径20.8厘米、底径908厘米,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盘呈五瓣花式,侈口、弧腹、平底。通体施青釉,底部可见垫烧痕。外壁残留当年的包装物痕迹。该器釉色青翠,釉面光泽晶莹,釉质如冰似玉。

八. 宋:(公元960—1279年)

1. 定窑

代表形式:常见于碗盘等日常用具,罕见的如孩儿枕、泅龟等。

制作工艺:烧成温度1320±20摄氏度

着色材料:多不施加白土化妆,依靠胎体本色。高铝质瓷胎,三氧化二铝含量高达27-36%,二氧化硅含量较低59-66%。除了白瓷之外还有紫定、黑定、绿定,金花(用大蒜汁调金描花,牢固不脱)

  宋《定窑孩儿枕》:长 30cm、宽 11.8cm,釉色牙黄,工艺精巧,先使用模具烧制成型,再加以精细的雕工,活泼可爱的孩童侧卧于榻上,双臂紧抱置于头下,两脚叠压稍稍抬起,孩儿神态栩栩如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2. 汝窑

代表形式: 常见盘碗瓶洗等类

制作工艺:裹足支烧,烧成温度1300℃

着色材料:釉色天青、深浅不一。由于铁的还原呈葱绿色。

 

        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尺寸:高6.7cm 深3.5cm 口纵16.4cm;口横23cm 底纵12.9cm 底横19.3cm。底部支钉:6枚。椭圆形盆、突出一圈侈口、深壁、平底、足底间突出一圈窄边稜、四足、足呈云头形。全器满釉不露胎,仅在器底留下六个细小支钉痕。器底刻有乾隆御题一首。这件水仙盆釉色匀润,通体无文,是传世所见唯一一件没有开片的汝窑瓷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3. 官窑

代表形式:  流传至今的官窑瓷器有碗、盘、碟、盏托、洗、瓶、炉、尊等,样式多种。 粉青,紫口铁足。

制作工艺: 裹足支烧,烧成温度1300℃

着色材料: 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种色调,釉质匀润莹亮,大纹片,胎骨深灰或紫色

    宋《官窑粉青釉尊》:高26、口径16.4cm,黑色全器施粉青釉,釉层厚而匀,光泽莹润,有不规则的大开片,器里腹部与胫部的釉薄不匀且色灰黯。尊,喇叭口、扁圆腹、高足胫外撇至足缘,圈足;其颈、腹及胫系分别制作后接合成,颈与胫部各饰一道弦纹;器外壁贴付四条直行的泥线,自口、腹、至足,分三段凸起器面,有如出戟铜尊的棱脊。喇叭口、扁圆腹、高足胫外撇至足缘,圈足;其颈、腹及胫系分别制作后接合成,颈与胫部各饰一道弦纹;器外壁贴付四条直行的泥线,自口、经腹、至足,分三段凸起器面,有如出戟铜尊的棱脊。全器施粉青釉,釉层厚而匀,光泽莹润,有不规则的大开片,器里腹部与胫部的釉薄不匀且色灰黯。足缘无釉,呈暗褐色,其伤破处见深黑胎色。全器造形典雅,泥线因罩厚釉而线条柔和,出脊棱缘处则映黑胎色,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 耀州窑

代表形式: 釉色青中微带黄色。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x4.sinaimg.cn/mw690/53db7999ly1fubuozj6hfj20rs15o1kx.jpg

5. 钧窑

代表形式: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原料中有铜元素,经过还原焰烧纸呈绿或紫红斑,称为“窑变”。

https://wx4.sinaimg.cn/mw690/53db7999gy1fdntcrttzoj20rs168qa2.jpg

 

6. 磁州窑

代表形式: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x2.sinaimg.cn/mw690/53db7999gy1fghk8yclxaj20rs1684c3.jpg

7. 景德镇窑

代表形式:影青。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3048027570&di=f6954fbc26b3cdf7f60f5185475fe847&imgtype=0&src=http%3A%2F%2Fimg2.scimg.cn%2Fuserupload%2Fauction%2Fitems%2F3571%2F590026%2F600x600%2F4b6fe414f726bd0f80664f4905527f6c.jpg

8. 龙泉窑

代表形式: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翠青色。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w2.sinaimg.cn/bmiddle/b1609cb3jw1ek9jxwizvmj20f30j6aap.jpg               d8370b77fa8df9e9079bcbc9d883924

                 粉青 梅子青

9. 哥窑

代表形式:粉青、米色,也有出现葡萄状锈斑的,称为“葡萄斑”。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x3.sinaimg.cn/mw690/53db7999ly1fmxwcfw1fvj20rs15oe81.jpg

10. 建窑

代表形式:

制作工艺:釉中所含铁成分因烧制火度不同,在黑色中形成各种褐色斑纹,细丝如毛的称为“兔毫”,羽状斑点称为“鹧鸪斑”,银星密布的称为“油滴”。

着色材料:

https://wx1.sinaimg.cn/mw690/53db7999gy1flr6abs9w5j20rs15o4qp.jpg

11. 吉州窑

代表形式:玳瑁釉。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x2.sinaimg.cn/mw690/53db7999gy1g11fxvdh1lj215o0rs7kr.jpg

 

 

九. 元代:(公元1271—1368年)

1. 青花

代表形式:青花。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青花原料为钴盐类的金属元素。

https://wx3.sinaimg.cn/mw690/79ab3fcfly1ftujxgywe1j20v70m849g.jpg

 

2. 釉里红

代表形式:

制作工艺:铜红釉(氧化铜)在瓷胎上绘制,常在胎上涂一层护胎釉,俗称“火石底”。

着色材料:铜红釉(氧化铜)

https://ww1.sinaimg.cn/mw690/53db7999gw1f89ku5b6hmj20rs15ogs6.jpg

 

 

十.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1. 永乐时期

代表形式:青花苏麻离青”。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钴料、甜白釉,红釉。

https://wx3.sinaimg.cn/mw690/819b3b23gy1fq8fz5svd4j20r2103wfl.jpgimg35 

 

 

https://wx2.sinaimg.cn/mw690/79ab3fcfgy1foa4pufu00j21a61jk11p.jpg

宣德时期 霁红

2. 成化时期

代表形式:斗彩。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x1.sinaimg.cn/mw690/79ab3fcfly1fqjche0tf8j20rw0lpwrm.jpg

3. 弘治、正德时期

代表形式:黄釉。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img38

4. 嘉靖、万历时期

代表形式:西域回青加上江西瑞州石子青调和,此时的青花颜色偏紫。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w2.sinaimg.cn/bmiddle/0074fbuVly1fxw1ltrj88j30u01hcnce.jpg

5. 明代赤绘

代表形式:彩绘瓷,以红彩为主,加以青花和绿彩。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89ab1a691851f8dd3019313647312b9

6. 德化白瓷

代表形式:法人称为“中国白”,釉色温润如玉,微带牙黄。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w2.sinaimg.cn/bmiddle/006CBgTwly1g4x8u88d13j30go0p04g2.jpg

 

 

十一.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1. 康熙时期

代表形式:郎红、豇豆红等其他色釉。

制作工艺:

着色材料:

https://ww3.sinaimg.cn/bmiddle/005AIRHCjw1fc51kwn6j9j30qo1ben0s.jpg         https://ww2.sinaimg.cn/mw690/3d222e38jw1f7tmon9hiij20zg0lm489.jpg

             郎红 豇豆红

(2)古彩(釉上彩):胶水着色

https://ww2.sinaimg.cn/bmiddle/0071rLvogy1g2qb7nv2g7j30m80m80vs.jpg

         

2. 雍正时期

代表形式:粉彩(釉上彩)。

制作工艺:玻璃白打底,用油彩调色。

着色材料:

https://wx2.sinaimg.cn/mw690/79ab3fcfly1flwjixhbyzj20qi140q61.jpg

 

(2)胭脂水、碧玉釉等色釉

https://ww2.sinaimg.cn/mw690/53db7999tw1edke759zcyj20rs0rsjv8.jpghttps://wx4.sinaimg.cn/mw690/53db7999gy1g4dphe4fxfj20rs15o7wh.jpghttps://ww4.sinaimg.cn/mw690/53db7999gw1fajo5yg0i9j20rs0rsgt6.jpghttps://ww3.sinaimg.cn/mw690/53db7999gw1fajo5zbncej20rs0rs7dz.jpg

3. 乾隆时期

代表形式:色釉丰富,红釉、青釉、蓝釉、黄釉、紫釉。

制作工艺:珐琅彩(釉上彩),也称为“洋瓷”,最早于15世纪出现在法国地区,法郎是一种玻化物质。

着色材料:

 

 

 

十二. 中国古代瓷器主要釉彩出现的时代

    

 

 

2023年1月5日 22:37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