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 Academy
Color & Pigment Museum (CPM)
Color & Pigment Museum (CPM) M
Color & Pigment Museum (ICM)
素陶
素陶的起源
素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前期,大约距今1万年左右。这种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非天然材质的物品,它的发明与人类的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如江西万年仙人洞和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等地方,都发现了陶器的存在,这充分证实了陶器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此可以认定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起源于1万年以前,与西亚的新石器时代起源年代相当。 素陶罐的制造技术原始,胎质粗陋,器形简单,反映出当时的生产经济主要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农业的出现尚不可知。这些陶罐的发现,如江西万年仙人洞下层出土的陶片。
素陶罐的制备
素陶罐的主要成分包括黄砂岩、石英、长石、高岭土、瓷粉。 素陶罐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原料:主要使用质地细腻、无杂质的粘土作为原料。粘土需要经过淘洗以去除杂质,并进行陈腐处理,以稳定粘土的性质。
2. 拉坯:将准备好的粘土放在陶车上,通过旋转陶车,用双手将粘土拉成陶罐的初步形状。
3. 修坯:拉坯后,使用修坯刀对陶罐进行修整,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均匀。
4. 干燥:修坯后的陶罐需要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干燥,逐渐失去水分,达到适合烧制的硬度。
5. 修饰:陶罐干燥后,可以进行修饰,如刻画图案、上釉等,以增加其艺术价值 。
6. 烧制:将修饰好的陶罐放入窑中进行烧制。烧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是关键,不同的陶罐作品需要不同的烧制温度和时间。烧制过程中,陶罐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形成坚硬、耐用的陶罐。
7. 出窑:烧制完成后,需要等待陶罐自然冷却,然后将其从窑中取出。出窑时要小心,避免陶罐因温度变化而破裂。
相关文献
经典作品介绍